•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最新录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摘要:
钢筋混凝土(RC)箱型结构中爆炸冲击波难以向外自由扩散,多次反射叠加后可加剧结构的破坏程度。为全面探究RC箱型结构内爆炸的载荷特性及其动力行为,首先,通过复现完全密闭和半密闭(带泄爆口)箱型结构的内爆炸试验,验证了所采用数值仿真材料模型和参数、MAPPING映射方法以及流固耦合算法的适用性。进一步,针对典型RC箱型结构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规定的恐怖爆炸袭击类型,开展了三种爆炸威胁和四种泄爆面积下的内爆炸数值仿真分析,考察了结构内壁面中心和内角隅处载荷及其分布以及结构动力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泄爆面积对各特征点爆炸波峰值超压影响较小,而爆炸波冲量随泄爆面积增加近似指数型降低;结构内壁面载荷分布受结构尺寸的显著影响,呈“内凹”或“W”型;泄爆系数从0.457增大至1.220时墙板最大位移可降低50%以上;冲量准则相较于超压准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构件毁伤等级。最后,提出了考虑泄爆面积的冲量增强因子和毁伤增强因子计算方法,较好地预测了不同泄爆系数下的内爆炸载荷和结构动力行为。
摘要:
相比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针对木结构抗爆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虽然已有关于轻型木框架墙抗爆性能的试验研究,但相关的数值仿真研究仍然有限。本文对爆炸荷载作用下轻型木框架墙的数值建模方法开展研究,重点探讨了木立柱-面板钉连接动力放大系数以及木立柱破坏准则的确定。本研究基于部分组合理论,通过引入木立柱和轻型木框架墙的动力放大系数实测结果,给出了钉连接动力放大系数的合理取值。基于上述成果,构建了考虑木基结构板正交各向异性、钉连接动力非线性力学行为以及木立柱动力弹塑性特征的轻型木框架墙抗爆分析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爆炸荷载作用下轻型木框架墙的动力响应以及木立柱发生断裂的时间和对应的峰值位移。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若能合理考虑不同木立柱的材性差异,模型预测的木立柱断裂后木框架墙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也与试验结果一致。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为今后轻型木框架结构的抗爆易损性评估提供模型基础。
摘要:
缩比实验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周期短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典型民机机身下部结构为对象,开展了民机结构坠撞缩比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研究。推导了民机坠撞缩放比例因子,设计并加工了1/4缩比实验件,开展了6m/s工况下坠撞实验,获得了全尺寸坠撞实验与缩比实验中机身结构关键位置处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地面撞击载荷响应以及局部关键部位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缩比实验件与全尺寸实验件在框和立柱处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具有较好一致性。缩比结构对全尺寸原型结构的坠撞载荷峰值预测误差为14.4%,座椅加速度峰值预测误差为14.8%,横梁处加速度峰值预测误差为13.1%。缩比实验可以有效预测全尺寸原型结构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关键部位动态响应,缩比实验可用于民机结构坠撞性能验证和评估。
摘要:
加工与装配的公差导致间隙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存在,强动载下间隙内可能产生威胁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间隙射流,而间隙射流的形成机制与传统高速金属射流不同,其形成过程尚需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二级轻气炮对带有间隙的金属钨样品进行超高速冲击加载实验,通过高速分幅照相系统记录了间隙射流的形成及演化过程。采用ANSYS Autodyn软件建立了预测间隙射流形成的数值模型,并基于代表性实验获取的射流形态及头部速度历史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适用性。通过调整数值模型中的飞片速度、间隙宽度和间隙半角,分别研究了这三者对间隙射流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定常射流模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预测间隙射流头部速度与质量的经验模型。研究表明,基于欧拉方法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强动载下间隙射流的形成。加载压力是控制射流头部速度与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加载压力的增加,射流头部速度与质量也相应增加。间隙宽度与间隙半角对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其质量随间隙宽度与间隙半角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由于间隙闭合速度的估算存在较大误差,定常射流模型未能准确预测间隙射流的形成,而所提出的经验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
摘要:
为了探究包覆铝粉爆炸火焰发展演化规律与传播机理,本文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壳-核结构硬脂酸包覆铝粉(SA@Al),应用改进的哈特曼管,实验研究了粉尘云浓度对5%、10%与15%包覆浓度SA@Al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应用CHEMKIN模拟分析其气相爆炸反应动力学特征,进而揭示SA@Al爆炸火焰传播机理。结果表明,随粉尘云浓度增大,5%、10%和15%包覆浓度SA@Al粉尘爆炸火焰饱满度与连续性均先增强后减弱,平均火焰传播速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粉尘云浓度为500 g/m3时火焰传播速度均达到最大。相比而言,纯铝粉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在750 g/m3时达到最大,表明硬脂酸包覆层促进了铝粉爆炸火焰的传播。此外,各粉尘云浓度下,10%包覆浓度SA@Al爆炸火焰最剧烈,平均火焰传播速度最大。SA@Al爆炸火焰升温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快速升温阶段R2、R11和R10的温度敏感性较高,缓慢升温阶段R5、R11的温度敏感性较高。粉尘云浓度对缓慢升温阶段温升速率影响显著,使得500 g/m3时SA@Al的爆炸平衡温度最高。硬脂酸包覆层的燃烧促进了铝核的氧化,使爆炸反应得以强化,但过高的粉尘云浓度会导致O自由基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反应强度。
摘要:
为研究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固体推进剂内部维结构损伤演化行为机理,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原位压缩试验系统,在0.1 mm/s,1 mm/s和5 mm/s加载速率下进行了宏细观结构原位观测,探究了推进剂的宏观变形及其内部微裂纹的空间分布与传播模式。结果表明,微裂纹主要形核并生长于填充颗粒与基体界面处,细观孔隙的演化表现出率相关性。与拉伸载荷下损伤持续生长有所区别,压缩中孔隙的形核、生长与闭合同时存在。在高速率压缩载荷下,推进剂产生“喇叭”状形貌且微裂纹主要分布在四周,表面宏观破坏由近表面颗粒与基体界面处微裂纹扩展传播所致。研究发现,微裂纹的传播与填充颗粒的空间位置相关,在动态压缩载荷作用下微裂纹存在横向和轴向两种扩展模式。基体竖直取向微裂纹易发生向水平取向微裂纹的转变,从而导致裂纹闭合。
摘要:
岩石断层颗粒夹层的粘性特性对于断层的动力学行为影响很大,但在不同滑移速度下断层颗粒夹层粘性系数的确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对于颗粒夹层的慢速剪切滑移,采用Maxwell松弛模型,得到了力链长度对于剪切应变率、剪切带的有效扩展速度、颗粒介质强度的依赖关系,进一步获得剪切带的松弛时间和颗粒介质的粘性系数表达式,建立了颗粒介质固-液力学行为转换的条件。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对于高速的滑移剪切,颗粒介质运动具有湍流特征,应用统计物理学来描述岩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粘性系数与剪切率成反比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于理解断层颗粒夹层的粘性等物理力学特性具有基础性意义。
摘要: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传统锚索和新型管索组合结构(简称ACC)在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双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机制。在55MPa混凝土试块强度,200kN预紧力条件下,分别以2、10、20、30、40mm/min的剪切位移加载速率进行双结构面剪切试验。试验以剪切变形曲线、结构峰值剪切荷载、钢丝破坏形态和结构面抗剪强度贡献为主要考量参数。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结构的抗剪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的加载速率区间内,受损伤累积速度和应变率强化效应的影响,结构分别会表现出强度弱化和强度强化的特性,抗剪承载能力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在结构面附近,支护结构会表现出拉剪组合破坏情况,但ACC结构由于C形管的存在,使得应力集中效应降低,试验曲线波动情况减弱,内部钢丝受剪切作用破坏的情况与传统锚索相比明显减弱。同时以试验结果为基础构建的ACC结构双剪试验数值模型准确性较高,数值模拟动荷载试验表明,ACC结构形成的锚固系统具备良好的吸能效果,冲击能量越大吸能效果越明显;且ACC结构在高速冲击作用下,受应变率强化效应影响显著,冲击速度越大,抗剪承载能力越高。
摘要:
钙结岩型铀矿是纳米比亚第二大类型铀矿床,钙结砾岩因其特殊构造而极难破碎,炸药单耗即使达到1.0kg/m3,也会产生大量的大块和超大块,不仅制约铲装作业,严重影响矿山生产,而且极大增加了二次破碎的成本和危险性,是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研究爆破作用下钙结砾岩破坏规律,基于损伤断裂力学和波动力学理论揭示了钙结砾岩爆破损伤断裂过程与机理,结合LS-DYNA和Fortran编程建立了包括填隙物、砾岩和界面过渡区的细观数值模型,分析了钙结砾岩爆破应力波传播规律及损伤特征。钙结砾岩爆破损伤断裂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砾石和填隙物均发生压缩破坏;砾石发生拉伸破坏,填隙物发生压缩破坏;砾石和填隙物均发生拉伸破坏;砾石和填隙物交接面发生拉伸破坏。数值结果表明:砾石在爆破荷载作用下表征出更高的等效应力,填隙物等效应力最小,界面过渡区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随着距离的增大砾石和填隙物承受的应力差距减小。砾石的损伤较小,存在损伤“绕石”现象,填隙物的损伤较大。钙结砾岩爆破裂纹的扩展形式主要以沿着应力波的传播方向优先选择物理力学性能较低的填隙物以及交接面进行发育,对于砾石的破坏较弱。爆破块度主要表现为填隙物包裹砾石,爆破块度分布受交接面的粘结力、砾石分布情况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并深入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结构面动力行为的影响。此外,探讨了结构面效应对岩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岩体动强度和动变形的作用。针对常见的深部动力灾害,如岩爆、大变形和冲击地压,本文梳理了其触发机制与防治技术,强调了建立有效理论和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对未来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及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呼吁结合新兴技术与理论方法,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推动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摘要:
增材制造具有的高设计自由度和快速成形特点,使其在制造复杂几何结构的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关键部件上具有巨大的优势。Ti-6Al-4V钛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及抗蠕变性的特性,在经常承受冲击载荷的航天器、武器装备等关键部位上得到广泛应用,深入了解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在动静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影响机制是提高构件使役性能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的力学响应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首先简要概括了典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分类和工作原理,其次,梳理了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的准静态拉伸性能和动态压缩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与铸造和锻造Ti-6Al-4V构件力学性能进行比较。进一步,对增材制造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关联机制展开讨论。此外,针对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各向异性力学响应,总结了常用改善各向异性的后处理工艺。
摘要:
为探究清洁燃料乙炔在O2/CO2气氛下的可燃下限,在5L圆柱体爆炸反应装置中实验测得了乙炔的可燃下限。随CO2体积分数增加(14%-85%),乙炔可燃下限的实验值从2.64%增长到3.93%,在较小的范围内呈线性增加。与其他烃类燃料相比,可燃下限呈现烷烃>烯烃>炔烃,表明炔烃具有更大燃烧范围。基于极限层流速度法计算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乙炔可燃下限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的验证,该模型准确可靠。使用该模型讨论了CO2的热力学、化学、输运效应对可燃下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热力学效应平均占比在64%,化学效应占比35%,输运效应占比1%。
摘要:
摘 要:天然气掺氢技术已被逐渐运用于管道运输,但氢气/甲烷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文中采用20L球形装置研究了掺氢比和添加CO2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氢比对甲烷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有促进作用,其中对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促进作用最显著,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有抑制作用,但对高掺氢比的压力参数较低掺氢比时抑制效果弱。随着掺氢比的增大,火焰的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和热质扩散不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二氧化碳对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有抑制作用,对热质扩散不稳定性有促进作用。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可知,随着掺氢比增大,火焰层流燃烧速度和绝热火焰温度逐渐上升,活性自由基浓度和产物生成速率明显上升,并且掺混氢气改变了甲烷的反应路径,当XH2>0.5,正向最敏感的反应步骤由R38变为R84。而二氧化碳能降低混合气体的层流燃烧速率、绝热火焰温度、活性自由基浓度以及产物生成速率,但添加二氧化碳并不改变甲烷的反应路径。
摘要:
在实际工程中,岩体经常会遭受频繁往复的动力扰动,对工程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究节理岩体在循环动力扰动作用下的动态力学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含单节理辉长岩进行了单轴循环冲击试验,从试件的抗冲击能力、应力应变性质、能量和损伤的演化对其动态力学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试件在循环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劈裂,节理倾角显著影响了试件的抗冲击能力;试件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均出现了应变回弹现象,其力学性质并不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单调弱化;用耗散能表示的累积损伤系数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增幅随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在低应力冲击作用下,单节理试件内的压剪应力不足以产生剪切裂纹,试件的破坏主要是由拉应力引起的张拉裂纹逐渐扩展并与节理相互贯通造成的。最后讨论了完整岩石、单节理岩体和多节理岩体在循环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模式的异同。
摘要:
为研究薄壁椭球壳在局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开展了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利用轻气枪开展弹丸冲击实验,使用三维DIC技术记录变形过程,得到了椭球壳在圆柱弹丸不同初始冲击速度作用下的全局变形形貌以及中心凹陷深度和凹陷边界。在弹丸冲击椭球壳的仿真分析中,重点研究了三种曲率半径变化对椭球壳凹陷深度、凹陷长短轴的影响规律,通过量纲分析方法得出无量纲变形特征所依赖的主要无量纲自变量,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消减影响较小的参数,在保持相同材料、弹体尺寸与壳体厚度同一缩比时,得到了无量纲变形特征与三种曲率半径和速度之间的具体响应面函数表达式,并提出根据凹陷深度、凹陷边界预测全局变形的公式,所得表达式尺寸效应良好,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工程中大尺寸曲面薄壳冲击载荷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
电动汽车不可避免的碰撞会导致锂离子电池(LIB)出现缺陷,轻微碰撞后的缺陷电池能否继续使用是未知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重点研究了缺陷电池的机械性能、电化学性能、安全边界及其衰退机理。首先,使用不同的压头通过准静态加载和落锤冲击制备了三种典型的缺陷电池,即压痕、50%偏置压缩和平板压缩缺陷电池。随后,分别通过准静态平板压缩和充电/放电循环评估其机械和电化学响应。结果发现,缺陷电池的机械性能显著下降,包括内部短路位移、短路载荷和能量吸收能力下降。相较于新电池,缺陷电池还表现出明显的电化学性能退化,包括更严重的容量衰退。此外,通过拆解电池解释了其降解机制,基于隔膜厚度提出电池的机械失效标准。最后,还讨论了加载速度和缺陷类型对缺陷电池性能的影响。加载速度越高,缺陷电池的性能退化越严重,这与惯性效应有关。不同类型的缺陷会导致隔膜厚度和石墨分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退化。研究结果对缺陷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识别和处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
以往针对常规武器的抗爆结构设计中,对固体介质中爆炸应力波的研究多针对土壤和岩石介质(即地冲击问题),对混凝土中爆炸应力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研究依然较少。为了探究柱形装药爆炸应力波在混凝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本文基于KCC本构模型和多物质ALE算法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通过与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构模型参数和数值算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以峰值应力为准则,对装药周围混凝土介质的爆炸破坏分区进行划分,并讨论了各破坏分区中爆炸应力波的衰减规律;随后,分析了装药形状对爆炸破坏分区和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并建立了柱形装药爆炸应力波峰值应力计算公式;最后,引入峰值应力耦合系数,定量分析了埋深对爆炸应力波法向峰值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爆炸破坏分区中爆炸应力波衰减规律存在显著差异,与中远区(过渡区和破裂区)相比,装药近区(拟流体区和压碎区)衰减更快,另外柱形装药长径比增加会加快法向峰值应力的衰减;并且建立的爆炸应力波峰值应力计算公式可以较为准确快速地计算出不同形状、不同埋深下柱形装药爆炸应力波法向峰值应力,可为混凝土结构抗爆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
为获得PBX造型粉缝隙挤压加载下的点火响应行为,基于射弹撞击的方式,设计了造型粉缝隙挤压实验装置,为保证样品在设计的缝隙之外无其他流动空间,在样品表面覆盖垫层及涂抹油脂进行密封,采用高速摄影记录了造型粉挤入缝隙的运动及反应情况。改变缝隙面积和样品截面积的比例,研究了压实效应对点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无油脂密封的情况,加载开始后PBX造型粉先历经颗粒破碎和压实,随后压实的造型粉从垫层附近的间隙挤出,挤出过程中发生点火,点火位置在炸药与垫层界面。对于有油脂密封的情况,PBX造型粉在压实后的一段时间内未发生点火,当压头行进到一半行程时,“楔形”滑移区形成,高速相机照片可见明显的滑移区-死区界面,随后变形模式从“单楔形”滑移区向“双楔形”滑移区演化,滑移区-死区界面剪切效应未引发点火。加载后期压头行进到接近缝隙表面,“楔形”滑移区消失,炸药在压头与缝隙发生碰撞的前后时刻分别发生一次点火,第一次点火发生在缝隙入口处,第二次点火发生在压头边角处。压实效应对点火行为有重要影响,造型粉压实后点火速度阈值明显降低,撞击速度仅4.5 m/s即可导致点火。
摘要:
云雾的起爆状态决定爆轰威力,装置结构和比药量是影响云雾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装置结构与云雾形状相似性的原理,研究了不同轴向强度装置结构和比药量对云雾特征的影响规律,通过对125 kg云雾成雾性能的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进行全过程记录,获取了装置结构和比药量对云雾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体积燃料抛撒试验成雾稳定性较好;轴向约束强的复合结构形成的云雾直径具有优势,相同比药量下,复合结构的云雾直径可以达到25.5 m,较强结构的云雾覆盖面积增加13%;在0.8%比药量下复合结构燃料的成雾性能最佳,对于125 kg燃料,确定二次起爆延迟时间为240 ms,此时云雾瞬时计算浓度为64 g/m3,当量比为0.54。
摘要:
为了实现对钨合金弹丸侵彻靶板过程的精确表征,分别采用FEM、SPG、SPH、FE-SPH自适应数值仿真方法,对钨合金弹丸侵彻Q235A钢靶开展了数值仿真计算,对比了四种数值仿真方法在描述弹丸侵彻穿靶后,弹丸剩余速度、靶板穿孔孔径以及弹丸穿靶后二次破片的生成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在描述弹丸剩余速度方面,由于FEM方法在材料失效时基于单元侵蚀算法,因此FEM方法以及FE-SPH自适应方法严格依赖于失效准则以及失效参数的选择,而SPG方法无需调整失效参数就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在描述靶板穿孔孔径上,FEM以及FE-SPH自适应方法具有精确的物质边界,可以精确刻画穿孔形貌特征,但不同失效准则下的靶板穿孔直径相差较大,SPG方法对失效参数不敏感,可以精确表征靶板的穿孔直径;在弹丸穿靶后二次破片的生成方面,FE-SPH自适应以及SPH方法均能对二次破片进行表征,FE-SPH自适应方法可以直接获取大质量破片信息,但相比于SPH方法,求解效率低下。
摘要:
实验利用PMMA材料在切槽炮孔壁上预制缺陷裂纹,以TATP炸药为装药,采用动态焦散线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炮孔壁缺陷对切槽爆破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行缺陷处的应力波反射会导致切槽裂纹起裂方向发生向下偏移,在垂直缺陷处应力波的折射不影响裂纹起裂方向;孔壁缺陷的存在会抑制应力波及爆生气体对切槽处裂纹的作用,使其裂纹长度、扩展速度及强度因子数值均减小;且抑制作用与缺陷到炮孔中心的距离有关,随其远离炮孔中心,平行缺陷对两侧切槽裂纹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垂直缺陷对远侧切槽裂纹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对近侧切槽裂纹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垂直缺陷左右切槽裂纹受边界反射应力波作用相较于平行缺陷更加显著,左侧裂纹由于前期受缺陷处反射应力波作用,并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右侧裂纹随垂直缺陷远离炮孔中心,受边界反射应力波作用显著降低。
摘要:
为研究不同爆炸当量与不同装药位置下的坑道内冲击波传播过程,本文建立了满足单兵人员通行的试验坑道。通过试验对比了装药量与装药位置对超压时程曲线及冲击波参数分布的影响。开展与试验工况相同的仿真模拟,结合压力云图和超压时程曲线,发现波阵面运动是导致超压时程曲线演变和参数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具有实际工程参考意义的坑道内冲击波超压预测模型。
摘要:
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大变形、材料粘塑性及结构非线性动态响应等。本文以某型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结合弹道冲击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评估机匣包容能力的方法。采用叶片型弹体冲击半环模拟机匣以获取钛合金机匣的冲击损伤基本特性,并基于商业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相应的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弹体剩余速度、靶板径向变形量以及结构损伤形貌的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二者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数值仿真方法的准确性。最后,采用验证过的数值仿真方法建立真实断裂叶片撞击风扇机匣的计算模型,研究断叶转速及断叶尺寸对机匣包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扇叶片与机匣发生两次主要撞击,第二次撞击对机匣的损伤最大。随着飞断叶片转速的提高,机匣损伤区域变大,塑性变形能迅速增加,但包容能力下降。飞断叶片尺寸主要影响机匣受到的第二次撞击,尺寸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大。
摘要:
节理的存在对岩石爆破效果有显著影响。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节理倾角对爆破块度的影响。采用一组含有不同角度节理的混凝土模型试样开展爆破试验,在试样竖直孔中装填雷管并爆破,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试样爆破破碎过程,观测了起爆后不同时刻节理面的动态响应,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爆破块度提取,分析了节理倾角对爆破块度的影响,采用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应力波的传播过程以及应变场的演变过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节理对爆破块度分布及应力波传播有显著影响,主要源于爆炸应力波在节理处的反射,这与节理的变形特性有关,随着节理倾角增大,爆破块度先减小后增大,节理中的有效应力和峰值质点振动速度(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透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45°至60°之间回升,其中45°左右为爆破最有利条件。数值裂纹网络重建和图像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加,试样中产生的垂直裂纹增加,水平裂纹有所减少。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节理与爆炸应力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优化节理岩体的爆破参数。
摘要:
为探究高温对大理岩能量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对大理岩开展6级温度梯度、 5种冲击速度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高温动载作用下大理岩力学特性、能量演化的温度效应,最终从能量耗散角度探讨高温大理岩强度失效的能量判据。研究结果表明:(1)HJC本构模型能够合理有效模拟不同温度下大理岩动态变化破坏过程;(2)随着温度的增加,大理岩动态峰值强度和动弹性模量与温度呈二次函数负相关,动态峰值应变与温度呈二次函数正相关,破坏形态由“X型”共轭剪切破坏向粉碎性破坏转变,破碎细粒尺寸减小;(3)当温度到达600℃时,峰值强度大幅降低,大理岩延性增加,呈现粉碎性破坏,耗散应变能达到最大值,600℃可作为大理岩脆延转化的阈值温度;(4)依据能量演化过程特征,将耗散应变能陡增点视为大理岩整体失稳破坏前兆信息点,根据应力-弹性能耗比-应变关系曲线界定弹性能耗比增长速率首次出现的拐点作为大理岩的强度失效能量判据。
摘要:
发展基于结构装药非冲击点火反应演化的物理机制的工程模型,描述反应演化过程并量化表征反应烈度,对评估武器弹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描述装药反应演化行为的模型主要有燃烧裂纹一维增压模型与装药燃烧裂纹网络模型,但上述模型假定较多且存在未考虑空腔膨胀体积,燃烧裂纹扩展系数物理定义不明确等限制性问题。本文基于装药反应裂纹扩展的主控机制,以断裂韧性与反应压力为主要参量,构建了约束装药燃烧反应演化调控模型,可描述装药燃烧过程中燃烧气体产物增压和壳体结构约束强度的变化过程。利用质量惯性约束作用下的PBX-3炸药燃烧反应演化实验,验证了约束装药反应燃烧演化调控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获得的反应增压历程与实验中的反应压力增长趋势(通过质量块运动速度历程推算)大致吻合,考虑结构泄压效应的调控模型能够反映压力增长历程中燃烧产气增压与泄气释压竞争的物理机制,压力增长趋势随泄压面积系数的变化关系符合机理分析预期。研究成果可为加深认识受约束炸药燃烧反应演化机制提供支撑。
摘要:
为了有效预测和控制封闭空间内油气爆炸的后果,进而减少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油气爆炸的超压特性与爆炸发生空间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控制初始油气浓度以及点火位置和点火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开展了不同长径比、不同体积和不同长度的密闭方形管道条件下油气的爆炸超压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爆炸过程中,超压上升的速率经历急剧增长期、持续震荡期和衰减终止期这三个阶段,其反映了反应速率与热损失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体积不变(21.2L),随着长径比的增加(从7.1增加至35.7),最大超压下降47.5%(从472.9kPa下降至248.5kPa)、平均超压上升率下降73.5%(1359kPa·s-1下降到360kPa·s-1)、最大超压上升速率下降66.4%(从3204kPa·s-1下降至1078kPa·s-1)及爆炸威力下降86.2%(从643 (kPa)2/ms下降到89 (kPa)2/ms),这是由于管口面积的变化(从207cm2减小到71cm2)影响反应速率以及管道内表面积的变化(从629cm2增加到1022cm2)影响热损失。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发现,管口面积变化会直接影响火焰前锋面积和反应速率,对最大超压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显著,而内表面积变化对最大超压的影响相对间接,是通过调节能量传递和热损失来起作用。此外,管道长度是影响到达最大超压时间的关键因素,管道增长不仅增加了热损失,还使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叠加时间点延后,并且反射波的能量会相对较多地衰减。
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铝蜂窝夹芯板在入水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压力载荷特性和结构变形机理。首先,搭建了蜂窝夹芯板入水冲击实验平台,开展了蜂窝夹芯板落体冲击实验,并验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蜂窝夹芯板入水冲击过程中的载荷特性,以及蜂窝夹芯板的变形模式、最终挠度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垫效应的影响,蜂窝夹芯板表面的入水冲击压力分布不均匀,当落体高度大于0.5m时,中间测点的压力峰值大于1/4测点的压力峰值。此外,由于蜂窝夹芯板在入水过程中会产生弹塑性变形,进而影响入水冲击压力,即与刚性平板入水冲击相比,蜂窝夹芯板的入水冲击压力峰值较小。相比同质量的等效铝板,蜂窝夹芯板的入水冲击压力峰值更小,压力持续时间更长。对于不同方法获得的入水冲击压力而言,其峰值均与落体高度近似呈线性变化。不同落体高度下,蜂窝夹芯板的面板变形模式基本一致,均为中间区域产生由四条塑性铰线组成的矩形变形区,而四周为梯形变形区,且随着落体高度的增加,矩形变形区向四周扩大。随落体高度的增加,蜂窝夹芯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中点处的最终挠度近似呈斜率减小的二次抛物线增长。蜂窝夹芯板在入水冲击载荷作用下,蜂窝芯层会变形吸能,后面板变形明显小于等效铝板变形,即与等效铝板相比,蜂窝夹芯板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摘要:
在钻地弹深层侵彻打击地下工事过程中,具有初始攻角的非理想侵彻姿态不可避免,将引入较大的横向过载峰值,可能损坏弹载部组件功能,降低弹体侵彻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降低弹体横向过载峰值的方法,但目前缺乏降载手段且关注较少。为克服该难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种锯齿弹身的新型钻地弹及在非零攻角姿态侵彻混凝土靶体时其特有的横向降载效应和机理。分析考虑了初始攻角、质心系数等的影响,并采用常规光滑弹作为对比对象,分析了弹体运动规律、弹靶接触力、接触力矩、接触面积等。结果表明,在1°、2°和3°的小初始攻角范围内,锯齿弹可较光滑弹降低横向过载峰值约30.6%、5.2%、11.3%,但相应的接触力矩的峰值和脉宽、偏转角度等均有所增大。研究揭示了锯齿弹的横向降载机理:锯齿弹身降低了弹靶接触面积,横向接触力主要集中在弹身锯齿区靠近头部的前两个锯齿环槽的右锯齿上,锯齿弹身与靶的横向接触力降低,而非锯齿区(主要是弹体头部)与靶的横向接触力增大,二者竞争,控制锯齿弹整体的横向降载效果。当通过结构设计等手段抑制锯齿弹的弹道偏转后,可有效提升锯齿弹的横向降载效率。
摘要:
为探究Zr基活性壳体的爆炸释能及对油盒的毁伤效果,采用合金熔炼浇铸方式制备了Zr基活性材料壳体,通过爆炸驱动试验,并结合高速摄影记录结果,对比等质量45号钢壳体,对爆炸火球参数、冲击波波速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材料壳体产生的破片对油盒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与等质量钢壳体相比,爆炸驱动下Zr基活性材料壳体火光持续时间更长、冲击波波速更快,Zr基活性材料壳体在爆炸驱动下对空气冲击波具有强化作用;活性材料击穿油盒后引燃盒内燃油,具备引燃燃油能力,而等质量钢壳体未引燃盒内燃油。
摘要:
为研究锆基非晶合金破片侵彻碳纤维损伤机理和后效靶毁伤能力,采用12.7mm弹道枪开展了球型锆基非晶合金破片侵彻6mm厚碳纤维靶和后效2mm厚LY12靶组成的叠层靶和间隔靶的弹道枪试验研究,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了后效LY12靶毁伤的面积。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靶损伤面积与破片速度成正比且无明显扩孔反应,迎弹面主要为纤维剪切破坏和压缩变形损伤,背弹面则主要为拉伸撕裂破坏以及层间失效。随着速度的提高,碳纤维的剪切破坏比例逐渐增加;破片冲击相同设置靶板时,LY12靶毁伤面积随速度增加而增大,速度低于954.7m?s-1时,间隔靶后效靶LY12靶板毁伤面积小于叠层靶后效靶LY12靶毁伤面积,随着速度提高间隔靶后效LY12靶的毁伤面积快速提高,而叠合靶后效LY12靶的毁伤面积增长趋于平缓,且前者远大于后者。因此,高速撞击时,设置间隔靶对于后效毁伤更有利。
摘要:
为研究爆炸作用下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布加固砌体填充墙的抗爆性能及其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砌体填充墙的简化分离有限元模型及其CFRP布加固抗爆分析模型,通过与已有9组未加固和CFRP布加固砌体填充墙的野外爆炸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墙体简化分离建模方法、砌体和CFRP布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的适用性。进一步参考GB 50608-2020标准推荐的砌体墙CFRP抗震加固方式,通过对比分析爆炸作用下CFRP布加固原型砌体填充墙的动力行为,建议优先采用对角双向加固方式,其次是垂直双向和横向满铺加固方式,不建议采用竖向满铺和混合三向加固方式。最后,以同时满足CFRP布基本保持完整、墙体中心不发生砌块飞散,以及墙体中心最大面外挠度小于墙厚为设计目标,得出典型小轿车(227 kg TNT当量)和手提包炸弹(23 kg TNT当量)在不同比例距离爆炸时,对应6~9度抗震设防等级要求的三种拉结筋布置形式(无/截断/通长拉结筋)原型墙体需要加固的比例距离范围分别为0.8~2 m/kg1/3和0.2~1.2 m/kg1/3,进一步给出了最优CFRP布加固层数建议。
摘要:
裂隙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而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的建立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的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均是针对平直裂隙,而无法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为此针对这一不足,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同时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其次,将该计算模型引入到前人提出的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中,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裂隙粗糙度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裂隙粗糙度JRC、裂隙面基本摩擦角φb、裂隙长度2a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动态峰值强度为例,算例表明,当JRC由0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42MPa分别增加到27.28MPa和28.37MPa。当φb由0º分别增加到15º和30º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24MPa分别增加到27.28MPa和28.80MPa。当2a由1cm分别增加到2cm和3cm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31.37MPa分别降低至27.28MPa和23.90MPa。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刻画裂隙面粗糙度的影响,将裂隙面分形维数引入到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不但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摘要:
岩石动态本构模型对理解动载下岩石的力学行为和解决岩石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了一个弹塑性损伤耦合的岩石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以统一强度理论作为屈服准则,并引入动态拉压比充分反映应变率效应;采用有效塑性应变和体积塑性应变表示压损伤变量和用有效塑性应变表示拉损伤变量从而反映拉压条件下岩石不同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分段函数来刻画岩石拉压条件下的不同塑性硬化行为;基于Fortran语言和LS-DYNA用户材料自定义接口(Umat)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数值实现;通过岩石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岩石单轴拉伸试验和岩石弹道试验等三个经典算例对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展开验证,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能全面刻画岩石的动静态力学行为。
摘要:
摘 要:为揭示动荷载下硅砂的破碎特性及吸能效应,基于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研究了四种粒组砂样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粒径和应变率会影响砂的动态应力-应变行为。砂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屈服和塑性三个阶段,试样的压实过程主要由屈服阶段的塑性压密和塑性阶段的破碎压密组成;颗粒相对破碎指数与应变率及有效粒径均近似呈正比关系,而与分形维数呈反比;颗粒粒度对吸能效率的影响随颗粒特性的不同而变化(矿物组成、粒径及分化程度等);相同应力水平下,颗粒粒径越大,能量吸收效率越高;相同加载应变率条件下,颗粒越大,试样的峰值应力越小。为提高砂的吸能效率和减小负荷水平,建议采用较大粒径的硅砂。
摘要:
一端中心起爆装药的圆柱套筒是破片型武器最常用的结构,其破碎产生的破片初速是评估杀伤威力和防护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针对精确预测不同长径比(L/D)下圆柱套筒的初速分布问题,首先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模型研究了L/D对破片初速的影响,在此基本上,提出了适用于L/D≥1圆柱套筒的初速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中添加了与L/D相关的受轴向稀疏波影响的修正项,最后,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初速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L/D下的破片初速分布均呈现两端初速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且L/D越大,破片初速越大,当L/D达到5时,最大破片初速与Gurney公式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仅为1.99%;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不超过6%,表明了该模型在预测不同L/D下的破片初速分布是可靠的。研究工作可为破片毁伤威力评估及反恐工程中防护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
研究冲击作用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质和裂纹处的动态温度,以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SPFRC)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搭建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其系统响应速率达到微秒级,并通过静态标定试验拟合混凝土温度曲线,再结合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的温度演化与力学性能存在明显的耦合效应,钢纤维掺量对动力学性能和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钢纤维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得到了提升;其中1.5%钢纤维掺量的试件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而钢纤维掺量达到2%时,由于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多,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在冲击过程中,裂纹处的动态温度效应呈现“台阶状”特征,温度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在裂纹初期温度上升缓慢,而裂纹扩展后摩擦和剪切效应加剧,导致裂纹处温度急剧上升。不同钢纤维掺量对温度的变化影响有限,其峰值温度和峰值应力呈现相似规律,温度的主要变化由裂纹扩展和摩擦效应决定。采用了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裂纹处温度变化,为混凝土裂纹扩展提供了新的监测手段。
摘要:
为探究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内的应力波特性,建立了基于PVDF压电应力计的应力波测试系统并对PVDF压电应力计标定方法开展了研究,测量了克级柱形93W钨合金弹体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体内的应力波波形,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应力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对PVDF压电应力计的动态特性参数进行标定,得到PVDF压电应力计的动态灵敏度系数为17.5±0.5 pC/N;(2)利用PVDF压电应力计得到了信噪比高的超高速撞击条件下混凝土靶内的应力波形;(3)数值模拟得到的应力波形与实验测得的波形特征吻合较好,应力波峰值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偏差不超过20%,能够为机理探索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4)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认识了靶体内应力波的特征和产生衰减机制。
摘要:
为探究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并探讨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并结合某矿3906工作面情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瓦斯爆炸机理搭建数学模型,并依据前人实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以此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其次,依序进行模拟关键参数的优化,并得到关键参数网格尺寸、迭代步长和点火温度的最合理设置分别为0.2 m、0.05 ms和1900 K,通过拟合得到工作面爆炸超压峰值及其到达时间与爆心距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极差分析得到温度、瓦斯浓度和瓦斯积聚区压力3个主控因素的极差值依次减小,此次模拟中温度对于爆炸超压衰减的影响最显著,其中R值达到5.928;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瓦斯爆炸超压衰减率的主控因素进行显著性研究,温度的方差值最大,瓦斯积聚区压力的方差值次之,瓦斯浓度的方差值最小,其中温度的显著值F达到31.835,其余两项不显著。
摘要:
针对航行体高速入水时的缓冲降载问题,设计了适用的缓冲头罩及多种开孔形式的缓冲泡沫构型,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建立了航行体高速入水缓冲降载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对不同开孔形式的缓冲泡沫降载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缓冲泡沫在分散航行体入水冲击力及吸收冲击能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同时,缓冲头罩在入水时会发生局部渐进破碎,缓冲罩壳与航行体之间的连接器处的缓冲头罩外壁面的变形和破裂是由于撞水时产生的应力集中分布引起的。多孔泡沫接触水面时,前端部分会进入坍塌阶段,吸收大量能量并产生塑性变形,孔隙减少,此阶段为缓冲泡沫的主要能量吸收阶段。相比之下,不开孔泡沫的降载性能较差。因此,采用多孔泡沫是一种更优的航行体高速入水缓冲降载方案。
摘要:
在简易自制爆炸装置的近场爆炸中,防护结构常受到爆炸冲击波和破片的复合作用,为了提高结构的防护性能,设计并制备了含“泡沫铝/纤维”夹芯复合结构材料,通过开展“爆炸+侵彻”实验,研究复合结构在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复合作用下的失效模式,重点讨论爆炸冲击波和破片两种载荷时序性对毁伤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材料的吸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爆距的变化直接影响爆炸冲击波和破片作用的时序性,在本文讨论的工况中,当爆距大于600mm时,破片先于冲击波作用。在冲击波和破片的复合作用下,铝面板除了破片的贯穿破坏外,还伴有局部凹陷变形;泡沫铝自身胞孔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压溃变形和胞壁屈服碎裂;弹孔处纤维则在破片的侵彻下发生拉伸变形和断裂,并伴有高温失效;铝背板主要以瓣裂撕裂破坏为主。在两种时序性作用下,弹孔的存在削弱了冲击波对铝面板的作用,后序夹芯结构材料和铝背板的变形破坏程度较前序材料更为严重。本研究的开展对轻质复合结构材料在有限空间近爆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和功能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摘要:
H型钢柱在工业厂房、停车场等应用时容易遭受吊装荷载和车辆撞击作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前期试验研究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开展H型钢柱撞击下及撞击后力学性能全过程分析。首先通过机理分析,获得不同轴压比影响下试件的变形特征、应力与耗能发展。结果表明,侧向撞击下H型钢柱以整体变形为主,上翼缘与腹板分别发生局部凹陷与平面外屈曲;撞击力时程曲线呈现明显的平台段,预加轴力明显削弱试件的抗撞能力。其次,建立108个参数分析模型,重点研究荷载参数(撞击质量m、撞击速度v与轴压比n)、材料参数(屈服强度fy)与几何参数(截面面积A与试件长度L)对撞击力、撞击变形和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响应面法提出了多因子交互影响的撞击下整体与局部变形及撞击后剩余承载力预测公式,可用于H型钢柱撞击全过程损伤评估与设计。
摘要:
为降低瓦斯爆炸对煤矿作业人员和煤炭安全开采的巨大威胁,对巷道中不同体积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量纲分析法和能量相似律,综合考虑巷道中瓦斯爆炸超压、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无量纲式。其次,对大尺寸巷道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超压、冲击气流速度的衰减模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式。最后,对所建立的衰减模型和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气体能量、气体积聚量、测点距离、水力直径和巷道截面积是超压、冲击气流速度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超压、冲击气流速度均与混合气体聚积量正相关,起始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越大,衰减越迅速;衰减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及关系式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0%左右,数据整体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其可靠性,能够更简洁直观的描述瓦斯爆炸传播规律,实现对超压、气流速度的快速计算。
摘要:
岩石中存在许多微裂纹和微孔洞,这些微裂纹和微孔洞在动荷载作用下会萌生、扩展和聚并,导致岩石失稳和破坏。在进行爆破开挖时,预留岩体会受到循环爆破产生的动载荷影响,产生累积损伤,从而导致岩体强度降低,甚至破坏。为了模拟这一物理过程,将现有的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动力损伤的岩石动力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嵌入到FLAC中,用于分析锁固型岩质边坡在循环爆破作用下的损伤效应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考虑岩质边坡累积损伤效应后,随着循环爆破次数的增加,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对于锁固型岩质边坡,锁固段的破坏首先发生在两端,然后向中间扩散,岩体在其中呈现递进破坏模式。由于考虑了岩质边坡的累积损伤,每次爆破后边坡的安全系数都会减小。当不考虑累积损伤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基本不变。另外,锁固段在软弱夹层中的位置影响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类似工程活动时,应考虑岩体的累积损伤效应,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摘要:
为了提高核乏燃料储运容器等球墨铸铁结构在低温、冲击环境下的服役安全性,本文通过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对球墨铸铁材料在常温与低温(20℃、-40℃、-60℃和-80℃)下的I型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并着重研究了材料的韧脆转变行为。试样的起裂时间由应变法确定,采用实验-数值方法确定了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材料的I型动态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冲击速度加载下,球墨铸铁的I型动态断裂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降低,起裂时间也随温度降低而减少。通过对断口的微观分析,发现在不同温度下材料存在失效机理的转变。随着温度的降低,断口韧窝减少,河流花样以及解理台阶增多。通过对韧性与脆性微观形貌特征进行量化统计,表明了材料在低温下存在延性特征变弱、脆性增强的规律,这种韧脆转变现象与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结果相吻合。
优先出版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摘要:
为获得间隙尺寸对金属飞片起爆TATB基钝感炸药到爆轰距离的影响,采用激光测速技术和太赫兹波测速技术,对不同间隙飞片起爆TATB基钝感炸药的动作过程开展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钛飞片在0~20 mm间隙内的速度发展历程、击靶速度及形貌,给出了TATB基钝感炸药在不同起爆间隙下的到爆轰距离。结果表明:随着起爆间隙的增大,TATB基钝感炸药的到爆轰距离呈非单调变化特征,与飞片的速度及结构特性相关。飞片起爆炸药的5个速度阶段中,飞片主体与层裂层融合完成阶段的飞片起爆能力最强,隔层起爆次之,层裂层发生前的速度衰减阶段及层裂层与飞片主体融合过程中的飞片起爆能力最弱。
摘要:
为研究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探究该过程中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破岩作用,基于双指数型爆炸载荷函数和爆生气体压力状态方程,构建了考虑药包爆破动-静时序作用的爆炸载荷加载模型,结合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加载特点,建立了爆破漏斗离散元数值模型,并开展了被爆岩体的裂隙发育及破碎抛掷过程的模拟研究,对比了加载和不加载爆生气体的模拟结果,探讨了爆破漏斗形成过程中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考虑药包爆破动-静时序作用的爆炸载荷加载模型模拟的爆破漏斗尺寸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地反映爆破岩体区域内裂隙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及破碎岩体的抛掷效果。爆炸应力波加载率较大是引起爆源近区环状微裂隙的主要原因,同时,它会在自由面处发生反射拉伸,形成“片落”破坏;而爆生气体则是爆源远区径向长裂隙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它会推动破碎岩体以较大速度向外抛掷。爆生气体不仅具有准静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动态作用,延长了爆破振动的作用时间,加强了爆破振动的速度峰值。漏斗形成过程中的裂隙发育可大致分为爆炸应力波加载致裂、爆生气体加载致裂以及变形能释放致裂3个阶段。
摘要:
为研究弹体在侵彻钢筋混凝土受到阻力的问题,分析了现有钢筋有限长度固支梁理论模型的局限,根据钢筋屈服准则研究和耗能分析,提出了弹体直接命中钢筋剪切-塑性铰链模型,以及弹体与钢筋侧面接触时的塑性弦模型,通过耗能分析得到了弹体直接阻力函数;以空腔膨胀理论模型为基础,根据弹体侵彻深度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得到了钢筋间接影响下混凝土的阻力方程。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析钢筋屈服强度、直径、网眼尺寸等配筋方式,以及弹体命中部位对遮弹层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遮弹层配筋设计建议:相邻两层钢筋网错孔设置;钢筋网眼与弹体直径之比宜设为0.5~0.8;应结合钢筋极限塑性应变进行高强钢筋选择。
摘要:
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动力锂离子电池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作用,导致电池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损伤程度的判断对电池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基于上述背景,开展了不同冲击质量对方形锂离子电池动态冲击响应和失效行为影响的研究。首先,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采用了6种不同的进给速度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挤压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随着进给速度的递增,锂离子电池达到硬短路失效所需的峰值载荷持续减小。这表明,准静态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短路失效载荷主要由挤压速度决定。然后,开展了落锤冲击试验,通过调控冲头的质量和冲击速度,系统模拟了锂离子电池可能遭遇的多种冲击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质量和冲击速度是决定锂离子电池动态失效行为的关键因素。在冲击能量恒定的条件下,相较于高速、小质量的冲击条件,低速、大质量的冲头冲击对电芯内部造成的损伤更明显;当冲头质量不变时,提高冲击速度则会提前触发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
摘要:
螺旋桨是舰船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运动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舰船的性能。当前推进轴系抗冲击研究大多将螺旋桨等效成均质圆盘忽略其结构特征,不能准确得到水下爆炸瞬态冲击下螺旋桨的瞬态毁伤特征。故本文针对螺旋桨的结构特征,基于湿模态分析法得到实体建模优于壳体建模,开展了远场冲击波作用下螺旋桨物面空化冲击动响应及毁伤特征分析。并结合螺旋桨高速旋转状态下产生的水动力空化现象,进一步分析螺旋桨瞬态毁伤特征规律。得到了以下结论:在0°与90°攻角下,冲击波入射波作用于螺旋桨表面的物面载荷更高,但存在一个上限值,其与螺旋桨结构特征有关。在计及水动力空化状态下,桨叶的应力水平变化较为一致;桨叶主要塑性损伤区为叶根处,存在局部塑性和完全塑性两种模式。本文探讨了远场爆炸下螺旋桨毁伤与空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推进轴系及螺旋桨抗冲击防护提供参考。
摘要:
选用粉煤灰中的漂珠作为敏化剂和惰性添加剂来制备低爆速乳化炸药,研究了漂珠粒径和含量对乳化炸药爆炸特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采用探针法、铅柱压缩法和空中爆炸测试法分别测得添加不同粒径含量漂珠乳化炸药的爆速、猛度和空中爆炸冲击波参数,并通过储存期实验和热分析实验对乳化炸药进行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乳化炸药的爆速、猛度、冲击波峰值压力、正冲量和正压作用时间均随漂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漂珠质量分数为15%时,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最佳;当漂珠质量分数为45%时,炸药的爆速显著降低,爆速范围在21912312 m/s,可满足爆炸焊接用炸药的使用条件。此外,漂珠含量相同时,添加D50=79 μm漂珠的乳化炸药爆轰性能要高于添加D50=116 μm和D50=47 μm漂珠的乳化炸药。储存期和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漂珠的低爆速乳化炸药储存期显著优于传统添加黏土颗粒的低爆速乳化炸药,漂珠的加入并未引发乳化基质产生新的热分解反应,添加15%漂珠的乳化炸药的热分解活化能比乳化基质只增加了0.3%,说明漂珠的加入并未对乳化基质热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摘要: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是制约电动航空器运行与适航取证的技术瓶颈问题,影响全球电动航空的发展。由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爆炸等失效事件将造成机毁人亡的灾难性后果。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特性的研究现状,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和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3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行为方面,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发展过程,分析了热失控冲击特征参数测定方法,总结了热射流演变机制及射流火焰的模拟仿真与实验方法;针对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对比国内外气体爆炸极限测试标准,总结了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原位检测爆炸极限的创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在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评估方面,介绍了老化锂离子电池危险性评估方法,以及爆炸危险性参数指标。提出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先进诊断技术、增强电解质稳定性、多尺度建模、先进抑制技术以及建立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技术法规等领域。
摘要:
为探究常用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Al、Al-12Si和Al-20Si等3种样品进行密闭空间内的爆炸实验,测试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爆炸参数的变化,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样品的热氧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硅含量的增加,爆炸下限升高,最大爆炸压力及爆炸峰值温度下降,氧化过程的放热量减少,氧化速率减慢;Al、Al-12Si和Al-20Si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750和900 g/m3;当点火能量增加时,铝硅合金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增幅低于铝粉;环境温度变化对样品爆炸下限的影响小于粒径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爆炸产物的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铝硅合金的爆炸机理,发现爆炸是由颗粒受热汽化形成的气态铝和气态硅组成的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所致。
摘要:
格构柱是工程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为评估格构柱在冲击载荷下的防护性能并优化其设计,对格构柱沿不同冲击方向进行了二次冲击实验,并与相同总能量下的单次冲击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格构柱在冲击荷载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随后,基于实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足尺格构柱进行连续二次冲击模拟,得到了总能量不变时遭受2次连续冲击的格构柱的动力响应,分析了不同能量分配对冲击力、残余位移和残余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能量相同时,单次冲击作用下格构柱的位移大于二次冲击,数值模拟中,最优能量分配可使沿不同方向冲击的构件残余位移减少约12%;当格构柱第1次受到的冲击能占比越大,第2次受到的冲击能占比越小时,格构柱吸收的总能量越小。最终,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受损柱能承受第2次冲击的最大冲击速度的计算方法。
摘要:
为阐明装药结构中纵向气隙对炸药爆轰输出性能的影响,基于激光照明结合超高速分幅成像技术研究了HMX基炸药爆轰正向驱动及滑移驱动下钢板的变形及损伤情况,并通过密排光纤测速技术测量了钢板的运动速度,实现了气隙影响下钢板附带损失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纵向气隙宽度为0.05、0.10和0.20 mm时,爆轰正向驱动下,钢板的运动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心点的运动趋势由阶跃式上升转变为斜波式上升,且爆轰波的超前时间大幅度增加,钢板有明显的变形和破坏击穿现象;爆轰滑移驱动下,钢板的运动模式和爆轰波的超前时间基本不变,钢板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和击穿现象。爆轰正向驱动下,前驱冲击波和两侧爆轰波构成的楔形波系是造成底部钢板破坏击穿的关键;爆轰滑移驱动下,前驱冲击波和爆轰波作用于侧面钢板的动量分量较小,不会造成明显的变形和损伤。
摘要:
准确评估钻地武器战斗部侵彻和装药运动爆炸(侵彻动爆)的连续作用是对防护结构遮弹层进行可靠设计的前提。首先,基于装药体积填充和侵彻爆炸分步耦合技术,提出了三阶段弹体侵彻动爆一体化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与已有的装药运动爆炸试验以及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靶体的侵彻静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充分验证了提出方法对侵彻爆炸过程中爆炸波传播、靶体内应力峰值和开裂行为及其损伤演化描述的准确性。然后,基于105 mm口径缩比弹体打击NSC靶体工况,对比了提出方法和传统侵彻静爆法预测靶体损伤破坏的差异,分析了侵彻爆炸应力场的叠加效应以及弹壳约束和断裂破片的影响,并基于弹载装药在不同时刻起爆下靶体的破坏特征,确定了战斗部最不利起爆时刻。最后,针对SDB、WDU-43/B和BLU-109/B 3种原型战斗部打击工况开展数值仿真,其侵彻动爆作用下NSC和UHPC遮弹层破坏深度分别为1.33、2.70、2.35 m和0.79、1.76、1.70 m,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遮弹层临界震塌和临界贯穿厚度。结果表明,采用侵彻动爆一体化方法计算得到的破坏深度、临界震塌厚度和临界贯穿厚度较传统侵彻静爆法计算结果增大约5%~30%。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发病率、患病率最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为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深入研究TBI的生物力学原理有助于提升头部防护效果,发展快速评估技术并采取及时干预,从而降低伤情恶化的风险。人类头部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head model, FEHM)作为一种数值分析工具,能够模拟头部在受到冲击时的动态响应,包括脑组织的应力应变时空分布、颅内压的变化等,为理解创伤性脑损伤的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详细总结了国内外主流的人类头部有限元模型的现状与发展,追溯了模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模型的特点并介绍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TBI机制研究进展。对相关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将有助于开发新型FEHM,并为创伤性脑损伤的风险评估及防护装备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摘要:
薄片炸药加载技术是实验室考核X射线辐照下空间结构动态响应的重要手段。为实现新型空间飞行器结构考核所需的超低比冲量化爆加载载荷,研制了以PETN为主炸药、高聚物橡胶为黏结剂的超薄片炸药。薄片炸药的PETN质量分数为90%~92%,厚度范围为0.15~0.50 mm,密度范围为1.63~1.68 g/cm3,爆速范围为7.44~7.71 km/s。基于炸痕法的爆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0.15~0.50 mm的薄片炸药可由装药线密度为0.2 g/m的柔爆索可靠引爆,厚度为0.20~0.50 mm的炸药条均能可靠传爆。利用冲击摆测量装置对不同直径、不同厚度薄片炸药的比冲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合理论分析,给出薄片炸药比冲量和厚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3 418.56 Pa·s/mm,成功实现了厚度为0.20 mm、比冲量约为680 Pa·s超薄片炸药的研制。
摘要:
生物软材料大多是高含水率的超软材料,其力学性能在宽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提高而非线性增强。然而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在中应变率下对超软材料进行大变形测试显得比较困难。设计并建造了长15 m的双子弹电磁驱动长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long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LSHPB)系统,可用于超软材料的大变形中应变率测试。使用该LSHPB系统和高速SHPB系统分别对硅橡胶进行了测试,比较二者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套系统的可靠性。应用LSHPB系统测量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s, PVA)水凝胶在中应变率力学性能,并且结合已有的低和高应变率的数据分析,说明了中应变率动态性能测试的必要性。
摘要:
鉴于全寿命周期内循环老化后航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反应较新电池有显著差异,且低温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系统重大失效危险性影响更加贴近低空实际飞行场景,自主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气体爆炸测试平台,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时间、表面峰值温度和热失控超压及热失控气体的爆炸极限、压力及温度为关键参数,探讨低温(−10 ℃)循环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爆炸危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常温循环老化锂离子电池较新电池热失控时间明显提前和电池安全阀开启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明显增长,分别为559.86和122.56 s,且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升高30.95%,气体爆炸压力降低至258.6 kPa;低温环境因素则会使老化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爆炸危险性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热失控时间提前至412.38 s,安全阀打开到完全热失控的时间间隔缩短至56.66 s,并使热失控气体爆炸下限降低20.49%,爆炸压力高达319.5 kPa。
摘要:
对于复杂结构的爆炸载荷估计,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耗时长,而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估计仅能进行点估计,无法给出结果的置信度。为此,结合贝叶斯理论和深度学习,构建了复杂结构爆炸载荷快速估计的贝叶斯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开源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爆炸当量、位置、速度等参数大范围变化下复杂结构的爆炸载荷数据,基于贝叶斯理论将深度学习模型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利用变分贝叶斯推断高效训练模型,在保证爆炸载荷快速估计精度的同时,赋予模型不确定性量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训练数据以外的爆炸载荷快速估计的误差约为12.2%,置信区间涵盖真实值的百分比超过81.6%,单点爆炸载荷估计时间不超过20 ms。该方法是实现复杂结构爆炸载荷快速、可信估计的新方法。
摘要:
为了预测密闭环境活性材料与炸药环状复合后内爆准静态压力,首先归纳了已有的考虑后燃效应的碳氢氧氮炸药内爆准静态压力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活性材料与炸药环状复合内爆的准静态压力计算模型。然后进行活性材料与炸药复合装药和含铝炸药的内爆试验,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最后对比分析两种炸药内爆准静态压力试验结果,将计算模型推广至一般含铝炸药,并利用文献数据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炸药考虑后燃准静态压力修正模型与试验数据、文献数据吻合较好,平均误差为9.1%,最大误差15.8%;对一般含铝炸药的计算结果平均误差为12.1%,最大误差20.6%。
摘要: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含铜矿岩的破碎块度与能量耗散关系,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分析不同冲击荷载下含铜凝灰岩的力学特性及能量传递规律,结合分形理论构建耗散能与矿岩破碎块度之间关系。同时基于有限离散元方法(finit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模拟矿岩的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能的增加,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三者的能量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即透射能、耗散能、反射能依次降低;根据耗散能的不同,碎石块度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耗散能由19.52 J提升至105.72 J时,矿岩的平均块度从27.98 mm降低至16.94 mm,分形维数提升了26.43%,表明耗散能越高,矿岩的宏观破碎程度越剧烈,破碎块度的数目越多,碎块粒径越小,均匀性越好;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大,裂纹起裂时间缩短,拉伸裂纹数量占总裂纹数量的比重提高。FDEM数值计算方法的应用为深入解析岩石断裂破坏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摘要: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三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在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摘要:
缩比模型试验是研究弹体侵彻规律的重要手段,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之间的尺寸效应是建立侵深计算方法必须解决的问题。依据已有基础理论推导了钻地弹侵彻岩石类靶体介质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演化和弹体侵彻阻抗函数,得到了表征尺寸效应的弹径系数公式,并在常规钻地弹侵彻速度范围内对弹形系数和弹径系数作了简化分析,提出了常规钻地弹侵彻岩石类介质的实用计算公式,系数可直接由弹靶参数确定。结果表明,弹体侵彻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靶体波阻抗,尺寸效应是由于靶体破坏区范围不满足几何相似律,弹形系数可简化为弹头长径比的线性函数,平头弹弹形系数为0.57,弹径系数由侵彻空腔半径与破碎区半径之比决定,对于常规钻地弹,弹径系数可取1.2~1.4。侵深理论公式与试验结果对比符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摘要:
为了获得炸药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对RDX炸药进行了水下爆炸气泡膨胀过程试验,测试了水下爆炸气泡半径和冲击波阵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水下爆炸气泡膨胀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关系,获得了基于水下爆炸试验的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确定方法,分析了RDX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膨胀和冲击波阵面运动过程,测定了RDX炸药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参数,并与圆筒试验获得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水下爆炸法和圆筒试验方法标定的JWL方程参数得到的气泡膨胀过程基本相同,但水下爆炸法得到的气泡半径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在低压阶段的偏差更小。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更适用于水下爆炸的炸药爆轰产物状态方程的测定方法。
摘要:
针对钻地武器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块石混凝土遮弹层的抗力评估与工程设计,首先,提出了块石混凝土遮弹层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其可靠性通过含不同粗骨料类型(刚玉和玄武岩)、粒径(5~15 mm、5~20 mm、35~45 mm和65~75 mm)和体积率(15%和30%)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靶体的准静态和弹体侵彻试验进行验证。然后,以小直径炸弹SDB侵彻半无限厚块石混凝土靶体为基准工况,定量分析了块石类型(刚玉、玄武岩和花岗岩)和无量纲块石粒径(0.3~2.2倍弹径)对侵彻深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设计原则。最后,开展了3种典型钻地武器(SDB、WDU-43/B和BLU-109/B)的侵彻效应分析,定量对比了普通强度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和刚玉块石混凝土(corundum rubble concrete, CRC)的抗侵彻能力,提出了原型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刚玉块石混凝土遮弹层的工程设计方法。结果表明:粒径为1.3~1.7倍弹径的CRC遮弹层抗侵彻性能最优;3种战斗部侵彻作用下最优设计CRC遮弹层的侵彻深度分别为0.29、0.78和0.68 m,较NSC和UHPC遮弹层分别降低了61.8%~69.1%和43.3%~58.0%;3种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CRC遮弹层的临界贯穿及震塌厚度分别为0.55、1.41和1.48 m及1.11、2.26和3.17 m,与NSC和UHPC遮弹层相比,临界贯穿厚度分别降低了58.5%~61.2%和43.2%~58.1%,临界震塌厚度分别降低了61.8%~69.2%和34.7%~40.5%。
摘要:
为了研究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钢靶的弹道特性,开展了典型弹体侵彻多层间隔Q355B钢靶试验,基于LS-DYNA软件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得到了弹体在侵彻过程中的姿态偏转和弹道参数,分析了弹体的偏转机制,获得了截面形状、截面压缩系数、初速、滚转角和着角等弹靶参数对椭圆类截面弹体侵彻弹道特性和姿态偏转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滚转角为0°时,圆截面弹体侵彻弹道稳定性优于椭圆类截面弹体;弹体截面压缩系数越大,弹体侵彻弹道稳定性越好;弹体初速越大,弹体姿态偏转越小,侵彻弹道越平稳;滚转角为90°时,椭圆截面和非对称椭圆截面弹体在入射平面内的侵彻弹道最稳定,并且两种弹体在水平面内的弹道偏移量分别在滚转角为45°和90°时达到最大,非对称椭圆截面弹体在滚转角为钝角时的侵彻弹道稳定性优于锐角时的情况;弹体着角在[0°,50°]范围内时,侵彻弹道稳定性随着角的增大先减弱后增强,着角在30°左右时姿态偏转和弹道失稳最严重;弹体以较正姿态贯穿薄钢靶时,在弹头部侵彻阶段就已经与靶体分离;弹体以较大攻角贯穿薄钢靶时,弹靶接触主要发生在弹体的上表面。
摘要:
为研究轻型消费级无人机锂离子电池在高能量冲击下的动响应模式及爆炸着火特性,评估锂离子电池在动态冲击时的安全性能,以某轻型消费级无人机软包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落锤冲击及气炮冲击实验方法,结合轻型无人机实际应用场景分别开展了软包电池组落锤冲击及电池高速冲击铝板测试实验,探讨不同电池电量的软包电池组在受冲击后的变形模式及着火情况,结合电池的机械变形响应及其着火演化特性分析了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轻型消费级无人机软包锂离子电池在常规电池外壳防护的条件下受面外方向载荷冲击后的着火风险高于面内方向载荷冲击后的着火风险;锂离子电池着火风险与电池电量、冲击速度等具有明显相关性,锂离子电池本身的力学响应主要受自身材料及结构影响,电池电量并不会影响电池的机械力学碰撞响应;本文中所采用的锂离子电池样本在电池电量为 100% 时以 50 m/s 的速度撞击铝板以及电池电量为 50% 以下时以 85 m/s 速度撞击铝板后燃烧风险均相对较低。
摘要:
为向深部应力作用下爆破破岩工程提供新型破岩方法,开展了4组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等离子体砂岩爆破实验,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构,对比分析岩石内部三维裂纹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状况,研究等离子体爆破破岩技术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破岩效果,并通过LS-DYNA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等离子体等效炸药模型,补充验证耦合应力场中等离子体爆破的作用规律,探究不同围压作用下等离子体爆破破岩机理以及岩体在爆破过程中内部裂纹扩展、分布及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作用下,随着三向围压的升高,岩石表面裂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砂岩内部裂纹的复杂程度和贯通程度显著降低。由于在等离子体爆破产生的动态应力场和围压作用产生静态应力耦合场中,等离子体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在爆炸初始阶段发挥主要作用效果,不同围压作用下岩石的裂纹形态和中心膨胀区域未出现明显差异,随着冲击波的衰减,三向围压在等离子体爆破过程的中后期发挥决定作用,抑制岩体的裂纹扩展和损伤演化。同时,随着围压升高,其对岩体内部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导致岩石内部三维裂纹的体分形维数和损伤度与围压作用均近似呈线性减小关系。
摘要:
常用抗落石冲击被动柔性防护网的防护能级和国内标准检验能级均不高于5 000 kJ,而山区桥梁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常常面临更高冲击能级落石灾害的威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8 000 kJ能级被动柔性防护网的抗落石冲击分析与设计工作。首先,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典型被动柔性防护网单环和三环环链拉伸试验、网片顶破试验以及2 000 kJ能级落石冲击足尺防护网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复现,通过与网环最大破断力、破断位移和破坏特征、落石冲击全过程以及防护网钢丝绳内力时程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钢柱倾角、跨距、高度以及消能装置规格等参数对落石冲击下防护网动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能装置规格是控制防护网内力与位移的关键参数;钢柱倾角建议取10°;增加钢柱跨距会减小结构的面内刚度,而对横向锚固力的影响较小;增加钢柱高度会显著提升柱底支反力;改变钢柱高度和跨距需同时合理调整各钢丝绳的锚固位置。最后,通过调整防护网几何尺寸、消能装置规格和添加横向辅助支撑绳等措施给出了2种8 000 kJ能级防护网设计方案,均通过EAD 340059-00-0106标准检验。
摘要:
为合理描述机械约束下炸药装药点火后的反应演化行为,深入分析壳体变形运动特征,将壳体响应变化过程分为弹塑性准静态阶段、完全屈服运动阶段和壳体破裂后惯性运动约束阶段。考虑装药燃烧裂纹网络反应演化与壳体变形运动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反映壳体运动惯性约束效应的装药反应演化模型,通过与典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及参数的适应性。壳体运动速度和内部压力的变化本质表征了装药能量释放与产物气体对外做功的关系,考虑壳体运动惯性约束效应可以更全面地表征装药反应演化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根据壳体壁面运动速度历史计算得到弹内压力、反应速率和反应度变化历史,可为约束装药在意外刺激下的安全性设计与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摘要: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10Mg合金并对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为了解宽应变率和宽温度耦合作用对AlSi10Mg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配有环境温箱的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分析了AlSi10Mg合金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Si10Mg合金具有精细的胞状-枝晶微观结构,主要包含α-Al相和Si相,经退火处理后,微观组织由断续的、呈链状分布的共晶Si颗粒构成。AlSi10Mg合金在室温、应变率为0.002~4 800 s−1时,呈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且在不同的应变率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在173 K下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当温度为173~243 K时,流动应力对温度不敏感;而温度为293~573 K时,温度敏感性显著提高,合金软化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基于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修正的J-C本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材料在高、低温和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
摘要:
针对电池发生碰撞后的未知变形,目前仅通过电压、温度、电流等物理信号等方法感知异常电池,缺乏直接的电池形变监测手段。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中利用小型压电片,并基于超声导波实现锂离子电池形变和碰撞监测。首先,搭建了针对锂离子电池不同加载的实验平台,开展了准静态、微碰撞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阐明了在不同加载下超声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池准静态实验中,超声幅值信号与电池变形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在电池落球冲击实验中,碰撞冲击会影响改变超声的幅值与能量积分,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判断电池是否发生碰撞。最后,建立了大变形下超声与电池变形失效监测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碰撞变形下基于超声传感器的判定方法。
摘要: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S15和SAP10S20)和不同炸药质量影响下被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下,增设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有效降低被防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的损伤程度,且其对RC板损伤程度的影响随防护层中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其中SAP10S15配比防护层的抗爆防护效果最优;炸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SAP10S15配比防护层依然能维持较高的耗能占比,有效降低RC板的损伤程度;当炸药量为0.25 kg时,相较于无防护方案,SAP10S15配比防护层加固下RC板的损伤指数衰减最明显,为42.5%,损伤等级由严重破坏降为中度破坏。构建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能够直观评估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炸药量对RC板损伤等级的影响。
摘要:
电动汽车电池包在侧面柱碰撞下极易失效并可能发生着火。为准确、快速地评估电池包在侧面柱碰撞下安全性,本文采用了区域细化的电池包模型,在不同的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碰撞位置,车辆装载状态下开展仿真分析,采用了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策略设计了仿真矩阵,并通过图像识别的方法批量提取电池包碰撞响应生成数据集。对研究参数进行组合生成了新特征,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模型训练的输入特征。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方法(random forest, RF)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机器学习(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方法建立了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性能最优,模型预测参数的平均决定系数R2为0.96。为训练数据集引入标准差不同的高斯噪声,以对模型鲁棒性进行检验,BPNN的鲁棒性较优。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能预测电池包侧面柱碰撞下的变形情况,评估电池包碰撞安全性。
摘要:
锂离子电池遭受外部冲击时内部隔膜的形变和失效是引发内部短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池电极表面通常并不平整,易造成隔膜应力集中,影响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因此,本研究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针对电池隔膜在非平整表面压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其短路安全边界进行了深入探讨。选取包括一段宽度为50 μm的隔膜及其附近的正负极涂层区域作为代表性单胞进行二维有限元建模与数值计算。通过分析隔膜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发现受到不平整表面压缩的隔膜相比于理想平面压缩表现出“软化现象”,随着加载的进行,加载面和隔膜之间的空隙逐渐被填充,非平整面和平整面压缩的载荷差异逐渐减小。通过对隔膜失效应力的参数化分析,发现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隔膜厚度的减小或一定范围内的加载速率增加,隔膜表现出平均应力降低、屈服点后移等行为,短路失效应力也随之减小。进一步的,通过建立隔膜在非平整表面压缩下的等效压缩本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粗糙度对失效应力的影响,并推导出了二者的定量关系。
摘要:
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隔膜的力学性能对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隔膜在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条件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测试,并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的力学行为对应变率和温度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在低应变率下,隔膜主要经历塑性变形,而在高应变率下则可能出现复杂的动态失效模式,温度升高导致隔膜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降低。温度与应变率的耦合作用通过改变隔膜的失效模式,进一步影响其压缩强度。基于实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考虑温度和应变率耦合效应的电池隔膜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
为厘清放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动态力学响应和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系统地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状态下的准静态压缩特性及其安全性的实验分析。通过预设电池至特定的放电电量,并在放电过程中、放电后静置1小时及24小时的时间节点上实施压缩测试,深入探究了电池的力-位移响应特性、最大承载力及安全性表现。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状态,放电状态下的电池展现出较低的力-位移曲线,表明其刚度在静置之后相比于放电过程中有所提升。此外,放电状态下的电池展现出显著高于静置后状态的最大承载力,且放电过程中的压缩测试更容易电池发生爆炸,而静置后的电池则表现出显著提升的安全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放电状态下电池内部电极颗粒的破损程度更剧烈,观测到的现象被归因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该应力在电池内部累积,加剧了电池在机械压缩下的损伤风险。
摘要:
为更好地将湿接缝+短钢筋装配式混凝土遮弹层应用于防护工程中,首先,基于已有弹体侵彻整体式和装配式靶体的试验,利用Kong-Fang混凝土材料模型和LS-DYNA中的光滑粒子伽辽金算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并得到了验证;然后,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系统探讨了装配块尺寸、湿接缝宽度、短钢筋锚固长度、短钢筋间距和短钢筋直径对装配式靶体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装配式混凝土遮弹层的工程设计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设计了抗2种典型战斗部侵彻的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遮弹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装配块尺寸对装配式靶体的抗侵彻性能影响较小,而增加湿接缝宽度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式靶体的抗侵彻性能,即湿接缝宽度越大,装配率越低,靶体整体性就越好。短钢筋是加强装配块与湿接缝连接的有效措施,与增加短钢筋直径相比,增加短钢筋锚固长度和减小短钢筋间距能更显著地提升装配式靶体的抗侵彻性能。
摘要:
为探究非纯净冰和非完整冰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基于改进后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采用快速加载、杆端降温和波形整形技术,对冻结温度为−10 ℃的完整冰(纯水,含2.5%、3.5%、4.5%盐分,含2.0%、4.5%、8.5%椰丝)和拼接冰(拼接界面倾角30°、60°)进行冲击力学特性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记录破坏过程,并结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分析拼接冰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纯水冰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添加椰丝的冰样次之,且二者表现出相似的正应变率效应,添加盐分的冰的抗压强度最低,应变率效应也不明显。添加椰丝的冰样的动态抗压强度随椰丝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由于椰丝对小粒径碎冰的联结作用,高椰丝含量的冰样的应力-应变曲线易出现“双峰”现象。拼接平面对裂纹扩展和破坏模式均有影响,拼接冰的抗压强度低于完整冰。界面倾角较小时,拼接冰破坏以界面滑移为主;倾角大时,拼接冰以整体破坏为主,与完整冰类似。
摘要:
为探究破碎浮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入水空泡演化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开展了不同破碎浮冰覆盖密度下结构物倾斜入水实验。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碎冰覆盖密度工况下的结构物倾斜入水过程,获得了碎冰覆盖密度对结构物倾斜入水空泡演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无冰环境相比,当空泡扩张时,破碎浮冰通过阻碍液面流体向外扩张,致使空泡的直径减小;而空泡闭合时,碎冰会阻碍液面流体向内收缩,延长空泡扩张时间,此时空泡内空气总量增加,空泡内外压差减小,最终导致空泡的闭合时间延迟。随着碎冰覆盖密度的逐渐增加,其对液面流体向内收缩的阻碍作用逐渐增强,进一步延缓了空泡的闭合时间,空泡的长度和最大直径也相应增大。碎冰覆盖密度较小的工况在空泡溃灭时会出现指向空泡内部的射流。此外,碎冰覆盖密度较大的工况下,流体的无规则冲击使得空泡壁出现褶皱。随着结构物入水深度的增加,空泡在环境压力作用下会出现深颈缩现象。随着碎冰覆盖密度的逐渐增大,结构物的水下运动速度相较于无冰环境呈现更快的衰减趋势。
摘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的速度剖面与工程因素估计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用于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快速设计、高精度预测和敏捷迭代。
摘要:
随着新型弹药和大口径重炮的大规模使用,由爆炸冲击所致非接触式杀伤模式正在快速替代原先由子弹、破片等造成的直接接触性杀伤,其杀伤威力、精度等对作战人员和装备更具威胁。本文中将从介绍爆炸冲击波典型测试环境和方法入手,通过综述爆炸冲击监测传感技术和爆炸冲击流场重构技术分析总结发展趋势,最后对国外典型便携式爆炸冲击波传感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为我国相关产品研发提供借鉴经验。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向着小型化、标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研究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型传感技术研究。以计算流体力学数据和实验数据为基础,在爆炸波信号处理、流场重构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爆炸冲击检测评估系统,为极端环境下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的防护、救治提供快速分类和快速诊疗依据。
摘要:
为解决隧道拱脚周边孔爆破难成形以致超挖和掌子面底部欠挖问题,研究了马蹄形隧道拱脚周边孔爆破围岩的损伤特征。依托方山隧道,建立了拱脚周边孔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拱脚处围岩的损伤情况,分析了爆破效果与自由面形状、装药量以及空孔偏转角的映射关系,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自由面形状显著影响围岩的损伤范围和炸药的能量利用率,相较于平直自由面,凹形自由面的损伤范围小,岩石的夹制作用更大,炸药爆破难以有效破碎围岩,能量利用率仅为78%;爆破效果随着装药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拱脚周边孔的线装药密度为0.624 kg/m时,爆破效果最佳;此外,通过布设空孔和调整空孔偏转角,可以改善拱脚周边孔的爆破效果。采用优化后的爆破参数,拱脚处最大线性超挖量降低了53.1%,隧道轮廓成型平整。
摘要:
针对包含高密度、高热值元素的高熵合金材料在聚能战斗部药型罩上的应用问题,选取Ta-Hf-Nb-Zr体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平台,探寻该高熵合金在应变率为10−3~103 s−1、温度为25~900 ℃以及应力三轴度为0.33~0.89条件下的力学响应规律,基于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获取该合金的Johnson-Cook(J-C)本构方程参数及损伤失效模型参数,并建立爆炸加载下高熵合金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数值模型。开展EFP成型脉冲X射线验证试验,结果显示:117 μs时,高熵合金EFP成型较为完整,EFP长度为51.1 mm,直径为12.27 mm;187 μs时,EFP尾部产生3处断裂,头部长度为24.3 mm,直径为12.27 mm,EFP速度为2496.3 m/s。模拟与试验的EFP长度、直径以及速度的误差均小于8.2%,模拟的断裂形态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J-C模型有效预测了爆炸加载条件下高熵合金EFP的成型状态。
摘要:
为探究小能量冲击对锂电池安全的影响,通过冲击-压缩顺序加载实验对受动态荷载后未失效的软包电池二次受载时的力学响应及失效行为进行评估,结合电性能测试与内部结构损伤分析探究较弱冲击荷载下的电池性能劣化行为,并据此提出弱冲击后电池状态量化评估方法。结果表明:3、5和7 J的冲击能量下电池即使未失效,其内部机械完整性也已经受到一定损伤,再次受载时的失效位移相比新电池分别约降低18%、21%和34%;失效对应变形能分别下降40%、47%和67%,且电性能劣化现象明显,容量分别变为新电池的99.4%、93.6%和87.9%;内阻分别上升4.2%、16.2%和28.7%。二次承载能力下降和电性能劣化程度与冲击能量呈正相关。揭示了电极的冲击变形损伤与电池整体力电性能变化的联系。
摘要:
锂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热冲击将损坏安装结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安全产生威胁,是限制其航空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搭建的锂电池热失控高温冲击实验平台研究发现,单节电池热冲击对电池包顶板的冲击压力高达13.23 kPa,致使其外表面温度高达274 ℃。为了有效包容锂电池热失控造成的高温冲击危害,提出电池包顶板涂敷防火涂层的被动防护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环氧树脂基膨胀型防火涂层可通过膨胀有效阻隔锂电池热失控冲击压力影响,通过吸收热量降低并延缓电池包顶板的温度上升。分析锂电池热失控包容性验证实验结果可知,1.0 mm厚的E80S20涂层和E85S15B3涂层分别使电池包顶板最高温度下降52.16%和55.80%,结构最高形变分别降低72.2%和44.4%。研究表明防火涂层被动防护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池舱体对热失控高温和冲击危害的包容性,可作为航空动力锂电池系统安全性设计的有效措施。
摘要:
为提高径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基于膜力因子法研究了大变形下电池的动态响应特性。将电池首先简化为包括内芯和外壳的夹层梁结构,根据抗拉屈服强度建立了电池横截面的塑性屈服准则和膜力因子,进一步将膜力因子引入运动方程实现了大变形下动态响应的求解。此外,基于拉压试验测定了电池构件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建立了电池整体有限元模型。研究表明:电池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的理论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具有一致性;冲击载荷下电池初始速度越高,轴力效应对动态响应的影响越大;电池最大挠度随初始速度近似线性增加,且实际的响应时间具有饱和性;电池最大挠度随内芯和外壳屈服强度之比的减小而增大,电池外壳越薄,屈服强度的影响越显著;电池最大挠度随外壳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屈服强度比越大,外壳厚度的影响越显著。
摘要: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与钨合金弹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弹靶变形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撞击倾角、撞击速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自锐”行为以及弹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侵彻/穿甲条件下,由于弹体头部受力的非对称特征,弹头逐渐锐化为非对称的尖头构型,同时弹道偏转,复合材料弹体的“自锐”性能以及侵彻/穿甲能力下降。撞击速度对斜侵彻/穿甲条件下弹体的“自锐”特征及弹道行为有显著影响,低速撞击条件下,撞击倾角越大,弹体侵彻性能越弱;当倾角增大到50°时,撞击速度小于900 m/s的弹体均难以有效侵彻靶板;倾角进一步增大时,弹体容易跳飞。
摘要:
为了提高基于罚函数法的显式有限元对大变形接触-碰撞问题仿真的精确性和健壮性,基于前增量位移时间中心差分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大变形接触非侵入算法。将动力方程求解步分解为不考虑接触的预估步和考虑接触的修正步,在当前时刻,采用罚函数法施加接触惩罚力,使其满足非侵入条件,从而提高显式接触计算的精确性;在仅能获得下一时刻位移的情况下,为了精确计算下一时刻的大变形内力,基于任意参考构型大变形理论,将动力学方程内力项映射到已知的参考构型求解,避免使用相关物理量的中间构型近似值,从而降低由大变形计算引入的数值误差。更严格的几何非线性算法以及接触算法可有效抑制实体间的非物理穿透和大变形碰撞过程中的单元畸变,提高计算程序的健壮性。对典型碰撞及侵彻算例进行仿真,并与商业软件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发展的大变形接触-碰撞显式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了在高速大变形碰撞仿真方面,当前接触-碰撞显式算法比基于蛙跳格式中心差分和罚函数法的经典接触-碰撞算法更加健壮。
摘要:
为准确预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的爆炸下限,在密闭压力容器内开展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试验,结合热失控特性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计算了热失控产物气体组分,基于能量守恒方程和绝热火焰温度,建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绝热火焰温度法、Le Chatelier法和Jones法的准确性,考察了电解液蒸汽对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Le Chatelier法计算的爆炸下限偏差最小,为1.14%,绝热火焰温度法偏差最大,为10.02%。在60%~100%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范围内,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气体的爆炸下限先升后降。当热失控产物考虑电解液蒸汽时,60% SOC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仅为3.93%,较未考虑电解液蒸汽热失控气体的爆炸下限降低了22.49%,这说明电解液蒸汽增加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的爆炸风险。
摘要:
为深入研究深部地层中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灰砂岩长杆试件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数字相关技术(DIC)监测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灰砂岩在近场冲击加载下的拉伸破坏的规律。从 DIC 分析得到的位移场中提取出不同质点位移时程曲线,进行了拉格朗日反分析算法计算,获得了灰砂岩材料的全场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灰砂岩长杆试件以拉伸破坏为主,且出现了近加载端破碎、远离加载端层裂的现象;灰砂岩长杆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因子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加载速率升高,各测点应力峰值与应变峰值均呈增大趋势;在同一加载速率下,灰砂岩长杆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近端测点曲线包络远端测点曲线的现象。
摘要:
针对典型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C-1, 94.5% CL-20+5.5%助剂)的发射安全性问题,开展400 kg大型落锤试验对压装炸药C-1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及下限值法、特性落高法分别对该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进行表征,并与同类压装炸药JO-8和JH-2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落高下3种压装炸药底部实测应力曲线及表征参数,并讨论了3种炸药撞击感度的差异及C-1炸药撞击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对炸药撞击感度的表征具有一定有效性和普适性,与其他方法对撞击感度规律的反映具有一致性。C-1炸药的特性落高(H50)为1 m,分别为JO-8和JH-2炸药特性落高的62.50%和50.00%;C-1炸药不发生爆轰对应的后坐应力峰值(σ0)为748.90 MPa,分别为JO-8和JH-2的85.42%和64.33%;C-1的安全应力率参数(C0)为344 GPa2/s,分别为JO-8和JH-2的45.87%和39.14%。CL-20的分子结构、C-1药柱的力学性能和热-化特性是造成其撞击感度高于JO-8和JH-2撞击感度的主要因素。
摘要:
为了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对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开展不同装药量下的接触爆炸实验,并对整体及局部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损伤过程及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及特征。实验及有限元结果表明: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呈现6种破坏模式(正面成坑;层裂破坏;层裂鼓包;震塌破坏,聚脲涂层鼓包大变形;爆炸贯穿,聚脲涂层严重鼓包变形;贯穿和撕裂破坏);在钢筋混凝土厚板背面涂覆聚脲有效增强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应用下的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抗爆设计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封面
2025 年 1 期封面
2025, 45(1).  
PDF (44)
摘要:
2025 年 1 期目次
2025, 45(1): 1-2.  
在线阅读 PDF (0)
摘要:
封面文章
摘要:
为了研究高温混凝土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动态力学特性,通过\begin{document}$\varnothing $\end{document}74 mm大口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不同冷却方式处理下不同温度的C30圆柱形混凝土试样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其在热、水、力联合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探究了冷却方式、温度和加载条件对平均应变率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高温混凝土在不同方式冷却后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冷却方式、温度和加载速率对其破碎形态、动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及一系列动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混凝土试样的平均应变率受温度的影响更明显,不同冷却方式下加载速度与平均应变率近似呈线性关系;当温度达到400 ℃及以上时,试样颜色发生明显改变,相同温度下,水冷试样比自然冷却试样的颜色更深,出现更多细微裂纹,骨料形态破坏更严重;不同冷却方式下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均与加载速度成正比,与加热温度成反比;水冷混凝土试样的弹性模量损伤系数低于自然冷却试样;高温混凝土试样的峰值应变与加热温度成正比,与加载速度成反比,且水冷混凝土试样的峰值应变相对值要高于自然冷却试样;混凝土的动载荷增加因子与温度及加载速度均成正比,且温度越高,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越明显;当温度在200 ℃时,混凝土耗能系数出现反弹现象。
特别约稿与研究综述
摘要:
为明确泡沫混凝土厚度和强度对组合式防护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泡沫混凝土良好的消波特性,首先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泡沫混凝土厚度和强度对组合式防护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分层梯度泡沫混凝土在爆炸波作用下的消波特性。然后将组合式防护结构与采用中粗砂为分配层的传统成层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出组合式防护结构的主体结构荷载可控的设计理念。结果表明,利用泡沫混凝土材料较长的屈服平台和较低的波阻抗,以泡沫混凝土作为能量调控层,通过设计泡沫混凝土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厚度以及采用多层梯度泡沫混凝土,可使得作用于主体结构上的爆炸荷载峰值恰为泡沫混凝土屈服强度,实现对主体结构上荷载的可控设计,有效解决了中粗砂为分配层的传统成层式结构不易控制作用于主体结构上荷载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抗新型钻地弹的防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爆炸物理
摘要:
氢氧的高反应活性给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研究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不稳定性,通过改变当量比对小尺寸模型下二维氢氧旋转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氢氧旋转爆轰波复杂多变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典型流场结构,探讨了传播模态的不稳定性以及爆轰波湮灭和再起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提高,流场内分别呈现熄爆、单波、单双波混合3种传播模态,且爆轰波的传播速度随当量比的增大几乎呈线性提高,速度亏损为5%~8%。激波的扰动使得爆燃面失稳产生明显的扭曲和褶皱,氢氧的高反应活性让爆燃面明显分层且在2个分界面上呈现不同的不稳定性,上分界面为Kelvin-Helmholtz (K-H)不稳定性,下分界面为Rayleigh-Taylor (R-T)不稳定性。单双波混合模态下爆轰波极不稳定,保持湮灭、单波、双波对撞3种状态之间循环。爆轰波有2种湮灭方式:一是双波对撞导致爆轰波湮灭,二是爆燃面燃烧加剧使得爆燃面下移导致爆轰波湮灭。再起爆的主要原因是:R-T不稳定性诱导爆轰产物与新鲜预混气在爆燃面上相互挤压产生尖峰和气泡结构,增强爆燃面上的反应放热,产生了局部热点并逐渐增强为爆轰波,实现爆燃转爆轰。
摘要:
为减弱中空环形聚能装药形成的中心侵彻体对后级结构的破坏作用,通过改变环锥罩的偏心距离和壁厚,调整了装药和药型罩的质量分布,使之形成准直环形射流,研究了炸高对环形射流侵彻威力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壳为铝合金时的中心孔平均侵彻深度较内壳为钢时的平均侵彻深度低36.13%;非偏心环锥罩形成的射流存在径向偏移,侵彻能力较弱。当环锥罩顶向外侧偏移0.05dd为环形装药厚度)时,射流准直性较好,环形射流侵彻深度较大;随着药型罩壁厚的增加,射流头部速度不断减小,当壁厚为0.045d时,偏心环锥罩形成的环形射流侵彻能力较强;环形射流侵彻深度对炸高较为敏感,在炸高为1.12d时,环形射流侵彻深度较大。针对非偏心环锥罩和偏心环锥罩两种药型罩结构开展的静破甲试验表明,环形射流侵彻深度和扩孔直径的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2%,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
冲击动力学
摘要:
为研究饱水和初始损伤对冲击荷载下花岗岩宏观和微观破坏特征的影响,开展了X射线衍射、霍普金森和扫描电镜试验,利用分形维数对花岗岩的破碎块度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图像放大倍数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分析了冲击荷载下饱水后花岗岩的微观致裂机制。结果表明:饱水后花岗岩中角闪石、钠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的占比减少,高岭石占比显著提高;随着初始损伤的增大,花岗岩的动态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破碎程度和块度分形维数逐渐增大,且初始损伤对块度分形维数的影响大于饱水的影响;随着初始损伤的增加,断口出现更多的微裂纹和碎屑,断口图像的分形维数也逐渐增加;放大倍数在400~3200范围内时,断口图像分形维数随着图像放大倍数的增大而增加,超过3200后,分形维数减小。
摘要:
高空强爆炸所产生的X射线辐照至导弹壳体结构时产生的汽化反冲冲量(blow-off impulse,BOI)及热激波,能够引起目标的动响应破坏。现有的Whitener、BBAY和MBBAY理论模型仅能给出一维近似BOI值,无法处理复杂三维情况并给出对应的热激波峰值压力p,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非常依赖数值计算。利用X射线热激波数值计算程序TSHOCK3D对矩形铝靶板在0.1~3.0 keV范围的普朗克黑体温度和220~400 J/cm2辐射能通量下的汽化反冲冲量及峰值压力进行计算,并与理论模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SHOCK3D程序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正辐照靶板中心处近似一维工况下的BOI与Whitener、BBAY和MBBAY三个理论模型下的BOI基本相符。通过单变量分析可得,靶板中BOI和峰值压力p均与入射能通量呈近似线性关系;而对于不同的黑体温度,BOI和峰值压力则在1.5~2.0 keV处存在极大值。
摘要:
将气相二氧化硅颗粒与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制备的剪切增稠液(shear-thickening fluid, STF)填充到蜂窝芯层中,制成了STF填充蜂窝夹芯板。通过落锤冲击实验,研究了冲击速度(1.0、1.5、2.0 m/s)、蜂窝孔径(2.0、2.5、3.0 mm)和壁厚(0.04、0.06、0.08 mm)对夹芯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量了结构的应变历史和后面板挠度场的分布情况,探讨了结构的低速冲击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冲击下,未填充STF蜂窝夹芯板的变形模式为后面板中心区域凸起变形,周围区域有明显鼓包变形;填充STF蜂窝夹芯板的变形模式为后面板凸起变形且局部凸起区域较大,周围无鼓包产生。STF的剪切增稠效应可以增加参与能量吸收的蜂窝单元,扩大结构的局部变形区域,减小结构的后面板挠度。提高冲击速度、增大蜂窝孔径或者减小壁厚,都更有利于STF的剪切增稠效应。
摘要:
为了准确评估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遮弹层在战斗部侵彻爆炸作用下的损伤破坏并建立可靠的计算方法,首先,开展了UHPC靶体抗105 mm口径弹体侵彻和5 kg TNT炸药爆炸联合作用试验,获取了侵彻作用后以及侵彻与爆炸联合作用后弹靶的损伤破坏数据;然后,建立了UHPC靶体抗弹体侵彻与爆炸作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上述试验和已有的有限厚UHPC板埋置装药爆炸试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对比了SDB、WDU-43/B和BLU-109/B等3种典型原型战斗部侵彻与爆炸联合作用下,UHPC遮弹层和普通混凝土遮弹层的临界贯彻和震塌厚度。结果表明:3种战斗部侵彻爆炸联合作用下,遮弹层的临界贯穿厚度和震塌厚度范围分别为1.30~2.60 m和1.70~5.00 m,相应的临界贯穿系数和震塌系数范围分别为1.81~2.17和2.46~4.17;与普通混凝土遮弹层对比,3种战斗部侵彻爆炸联合作用下UHPC遮弹层的开坑直径减小了34.4%~42.4%,临界贯穿和震塌厚度分别减小了7.1%~31.6%和39.7%~52.8%。研究结果可为UHPC遮弹层的抗力评估和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
为探究弹体斜侵彻花岗岩靶体的结构响应特性,基于30 mm弹道炮平台,开展了弹体斜侵彻花岗岩靶试验,获得了非正侵彻作用下弹体结构破坏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弹体斜侵彻花岗岩靶的弹体结构变形及断裂机制,分析了侵彻初始条件对弹体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体非正侵彻花岗岩靶体时,易发生弯曲和断裂;弹体头尾部所受非对称力是影响弹体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弹体的变形破坏程度由弹体头尾部角速度差峰值大小决定;随着攻角的增大,弹体弯曲程度线性增大,攻角增大到8°时,弹体发生断裂;随着着角的增大,弹体弯曲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着角为15°时,弹体弯曲程度最小,着角达到30°时,弹体发生断裂;与着角相比,攻角对弹体结构响应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攻角与着角联合作用时,着角的引入会增大弹体临界断裂正攻角,负攻角会削弱弹体抵抗弯曲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撞击速度高于1600 m/s时,弹体撞击速度成为弹体产生不同响应行为的主控因素。
实验技术与数值方法
摘要:
为了反映爆轰驱动下硅橡胶发生冲击分解反应的物理过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硅橡胶冲击分解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爆轰驱动含硅橡胶夹层钢板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分析解读了钢板的自由面速度。结果表明,实验中硅橡胶发生了冲击分解反应,导致钢板的自由面速度曲线出现了首次起跳中间速度平台及首次起跳速度峰值降低的现象。受硅橡胶冲击分解影响,首次入射波压力将在临界冲击分解压力附近弛豫一段时间,再继续升高至最高压力。该压力波作用于钢板的自由面后,出现了自由面速度在中间速度平台停留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升高至速度峰值的现象。硅橡胶冲击分解后的气相物质可压缩性较高,首次加载波内较多的能量被用于压缩气体做功,导致首次波传播至自由面时能量衰减,峰值压力降低,首次起跳速度峰值降低。
应用爆炸力学
摘要:
为综合评估战后建筑结构的毁伤等级,针对爆炸作用下典型地面建筑,即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提出了损伤破坏和倒塌的高精度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并通过RC结构爆炸试验、倒塌事故和砌体墙爆炸试验进行了充分验证;开展了典型3层原型RC框架结构在不同爆炸当量(25~200 kg TNT)下的内爆炸数值仿真,定量分析了爆炸冲击波在建筑结构内部的传播、结构损伤破坏和墙体飞散等。爆炸作用下建筑结构的高效毁伤评估流程为:结合镜像爆源和非线性叠加原理确定内爆炸荷载,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方法评估梁、板、柱及墙体构件的毁伤等级,引入构件重要性系数加权确定房间毁伤等级,考虑房间功能及位置重要性评估整体结构的毁伤等级。高精度数值仿真分析与毁伤评估方法计算的典型RC框架结构的整体毁伤等级一致,即在25、100和200 kg TNT爆炸下RC结构分别呈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毁伤,毁伤评估方法可缩短99%以上的计算耗时,兼具可靠性与时效性。
摘要:
混凝土介质中多点同时或彼此微差爆炸可产生复杂的地冲击波叠加聚集效应,从而使特定作用区域内的地冲击波压力显著增强,大大提升爆炸的毁伤威力。为获取多点爆源不同排布方式下爆炸聚集效应及地冲击传播衰减规律,进行了混凝土中单点和七点聚集爆炸的现场和数值模拟试验,基于正交设计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多点起爆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比例装药间距、比例有源装药高度和比例起爆微差等因素与不同爆心距下峰值压力间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及灰色关联度,确定了起爆参数的优选组合,并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冲击聚集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比例装药间距,其次为比例起爆微差,最次为比例有源装药高度。在本模拟试验情况下,采用优化的起爆参数时,即在比例装药间距为0.549 m/kg1/3、比例起爆微差为0.239 m/kg1/3和比例有源装药高度为0 m/kg1/3时,地冲击波聚集效应达到最佳,最大可达单点同等装药量产生的地冲击压力的4.7倍。
摘要:
殉爆现象会影响露天矿台阶爆破作业安全、边坡稳定性和爆破效果。在炸药冲击起爆机理基础上,并结合露天矿实际富水裂隙岩体台阶爆破振动监测结果,通过对比爆破振动信号波动差异来判别殉爆现象。为研究殉爆产生的机理和防殉爆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主发药量、裂隙宽度及药包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对被发药包孔壁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壁冲击压力随着装药耦合系数的减小、炮孔间裂隙宽度(0.25~1.00 cm)的增大以及炮孔间距离的减小而提高。在裂隙位置装药使用阻波管、充填岩粉或设置空气间隔器,能显著降低通过富水裂隙传递到被发炮孔的冲击压力,并使其低于乳化炸药的起爆压力临界值。当炮孔内只有单条裂隙时,选择填充岩粉是便捷且有效防殉爆方法;当炮孔内有多条裂隙时,该试验条件下,炮孔内放置厚度为2.6 mm的阻波管是最佳防殉爆方法,并能保证爆破效果。